面對疫情,對待各種突如其來的不確定,人力資源工作者的三點思考
來源:三茅人力資源網 類別:HR天地 閱讀數:19
關于如何在VUCA時代適應生存下來這個話題,很多人都討論過。vuca是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縮寫。
“VUCA”是指變動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變動性”是事物變化快但卻不是線性變化的,是波動的,“不確定性”是指我們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兒,往哪里走,而“復雜性”則是表示很多事情或交織在一起,或互相影響,“模糊性”則是表示關系不明確,不確定。很多人都覺得應對這四個方面不容易。但我覺得最不易的就是不確定。因為不確定是產生焦慮的頭號重要因素,不確定讓人吃不香,睡不好,對未來充滿恐懼,擔心和害怕。
就拿這次防控新冠疫情風險,政府出臺了很多指引。但因為情況的變化,政策也會不斷的隨時調整。對于政策的合理解讀和反應的迅速及時會讓人焦慮。所有的制度規則到執行層面,首先都是在國家規定的框架下,再結合人性的需求和感受及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就錯不了。應該如何做呢?
首先在不確定中抓住關鍵,結合最優的規定進行調整
比如大家都是第一次遇到延長春節假期,對于2月3日到9日未復工期間,關于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廣東省規定是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那是支付基本工資還是正常工資,還是根據是否是休息日支付2倍的工資。員工的薪酬應該按什么標準支付。
其實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需要確定推遲復工的幾天視為工作日還是休息日。據了解全國只有上海市有明確規定,對于延遲復工的幾天屬于休息日。所以有些大企業就采用了最明確的規定在公司執行。而有的企業會結合自身業務情況,將推遲復工的幾天視為工作日,開通遠程辦公,讓業務保持連續。
所以當遇到政策規定有未明確的時候,可以先結合政策中的底線,再參照最優的規定,再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做出最優決策。
其次在兩難中選擇平衡,警惕不患寡而患不均
對于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復工的員工安排會有很多規定,企業可否優先考慮安排員工休年休假?人社部的通知里沒有規定,但有的城市會進行專門的規定,比如廣東省明確是需要經過與職工協商一致,用人單位可以優先安排員工休年假,但有一個前提是需要與員工協商一致。
那對于除了當地有明確規定的類型,那其他地方對于出現類似情況的人如何進行安排?是否就不論三七二十一一刀切?就優先用員工年假,帶薪假,不夠的公司再進行補足。執行起來簡單,但員工卻不樂意了。為什么要用我的年假?我希望有選擇權。年假多的人也不樂意了,為什么年假少的公司可以補的假多,我年假多錯了嗎?不要小瞧一個假期的安排,可能都會引發熱議。你認為公平重要還是合理重要。這個時候領導們肯定會從公司經營的角度,考慮全盤,考慮受影響的人群,考慮成本,但就是這種關鍵時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更多考慮人心,考慮士氣,考慮共擔。
這里舉個例子。曾經聽一個朋友說起公司加工資的事。她所在的公司打算給基層員工調薪。本來是打算按學歷的不同進行調薪,但后來一想,干脆每個人加一樣的吧,這樣就沒啥不服氣了。但最后的結果加完后引發了員工離職。原因是大家覺得不公平。因為越是基層的員工越重視公平性。所以對于不同層級的員工更要注意一視同仁。越是基層的員工,越重視過程,認為公平非常重要。而越是高層人員,越重視結果,認為合理重要。所以對于假期的管理,給員工一定的靈活度和選擇權是有必要的。比如在確定受到此類影響的人員數據之后,進行分層細化安排。
第一類:因各種隔離原因導致無法復工群體
需處理天數 = 2.10日后應隔離天數 — 靈活辦公天數(部門領導確認)
需處理天數的處理建議:假設天數為7天
1、 員工直接選擇個人帶薪假期抵扣
2、 員工直接選擇個人帶薪假期 + 排班(6個月內)抵扣
3、 員工直接選擇排班(6個月內)抵扣
以上實際抵扣天數,部門主管可根據1.24-2.09期間員工主動在家參與工作量做適度調整
第二類:重點疫區的所在群體
需處理天數 = 2.10日后應隔離天數 — 靈活辦公天數(部門領導確認)
需處理天數的處理建議:假設天數為20天
1、 員工需使用個人帶薪假期進行抵扣,不足部分員工可通過排班(一年內)抵扣
以上實際抵扣天數,部門領導可根據放假期間員工主動在家參與工作量做適度調整
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第一次。不慌亂,不糾結,做分析,有判斷是根本
平時的工作中大家都習慣去參考已有的經驗、模板、處理方法,但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很多第一次。這次的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對于所有人來說也是第一次。對于人力資源的同事來說,也是第一次遇到這么多的突發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很多時候習慣了照章辦事,照抄照套,習慣了處理問題不是一就是二,習慣了不用自己的思考,而是各種參考。突然沒有了任何模板,確實會很慌亂,手足無措。
但其實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自己的心理上首先不要抗拒和畏難,在紙上畫一畫,處理任何事情都有前期準備、中期進行及后期的收尾。再想想日常的工作,再通過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再結合日常工作場景及對業務流程及發展的理解會得出解決方案。
比如現在又開始復工了,什么樣的人符合復工標準又讓不少人焦慮。比如有的公司規定員工生活場所發生疫情,需要在病例離開該生活場所且該生活場所完成消毒之日起,完成14天居家觀察才可以返崗。那很多人會糾結了,有的小區很大,各區之間有很大的間距,而有的小區很近,人口密度也很大。那怎么判斷?所以從制度的精神上進行政策的解讀才可以把握核心精神。制度不可能細化到每個場景每個個體,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可能性進行分類。這個時候需要自己進行分析判斷進行決定。
在不確定的時代,對于職場人把握好我們可確定的根本,踏實走好自己當下的每一步。
貴州人才信息網 輕松求職 滿意招聘 www.cjg163.com
日期:2022-03-21